1.为什么选择机油需要考虑黏度,粘度到底有什么用
2.润滑油的常见知识
3.道达尔机油的优缺点有哪些?适合什么车使用?
4.制动液有什么要求
5.用精油做脸好吗?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гост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但在实际应用中, 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润滑油中耗量最大的内燃机油,我们普遍使用SD、SE级,而发达国家已用到SG、SH级,相差了2、3个等级(按字母顺序排列);我国现在能生产SE、,甚至SH级的内燃机油,但关键原料:内燃机复合添加剂,还是基本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
为什么选择机油需要考虑黏度,粘度到底有什么用
1)基础油与润滑油的电导率:
润滑油使用了基础油加上添加剂调配而成,基础油的精炼程度越低,极性越强,
油的导电性相对强一些。根据基础油的精制方法和精制程度,美国石油学会API把基础
油分为了五类:API I类油,API II类油,API III类油,API IV类油和API V类油
2)添加剂对润滑油电导率的影响:
除了基础油的种类,添加剂也会影响润滑油的电导率。有机金属添加剂会提高润
滑油的电导率。常见的有机金属添加剂例如ZnDTP抗磨剂,在发动机油和液压油里都广
泛使用,是一种多功能添加剂,可以抗磨、抗氧化、防金属腐蚀。
3)温度对润滑油电导率的影响:
除了基础油和添加剂,温度也会影响润滑油的电导率。对于同一种润滑油,温度
升高,润滑油的电导率随之升高。不过,润滑油电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
正比关系,不同的润滑油,在温度升高时,电导率的增加趋势不同。
4)杂质对润滑油电导率的影响:
纯净的油电导率是很低的,因此常温下是绝缘的。润滑油在生产中需要往基础油
里加入一些添加剂,使成品润滑油的电导率有所改变。而添加剂的类型,含有金属离
子的数量导致成品润滑油的电导率有所区别。
润滑油在使用中应保持干净,如果油里含水或者含有一些金属粉末,就会明显改
变润滑油的电导率。
润滑油的常见知识
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标识,SAE是英文“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的缩写,意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W前的数字越小,表示润滑油在低温时的流动性越好,汽车启动越容易。而W后边的数字越大,则表明该机油在高温环境的粘稠性越好,生成的油膜强度更强。属于全天候型。
道达尔机油的优缺点有哪些?适合什么车使用?
润 滑 油
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亦称“润滑脂”。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 、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的存储
桶装及罐装润滑油在可能范围内应存储于仓库内,以免受气候影响,已开桶的润滑油必须存储在仓内。油桶以卧放为宜,桶的两端均须用木楔楔紧,以防滚动。此外应经常检查油桶有无泄漏及桶面上的 标志是否清晰。如必须将桶直放时,宜将桶 倒置,使桶盖向下,或将桶略微倾斜,以免雨水聚集于桶 面而淹盖桶拴。水对任何润滑油均有不良影响。
表面看来,水分不易渗透完整的桶盖而进入油桶内,然而存储于户外的油桶,日间暴晒于烈日之下,夜间则天气较凉,这种热胀冷缩会影响桶内空气的压力;日间略高于大气压,夜间则接近于真空。这种日夜间压力的转变会产生“呼吸”效应,日 间 部分空气被“呼出”桶外,夜间空气又被“吸入”桶 中,如果桶盖浸于水中,那么在夜间水分难免会随空气进入桶内,日积月累,混积于油中的 水自然相当可观。
取油时,应将油桶卧置于一高度适当的木架上,在桶面的盖口处配以龙头放油,并在龙头下放一容器,以防滴溅。或将油桶直放从桶盖口插入油管通过手摇泵取油。
散装油存储于油罐内难免有凝结水份和污物掺入,最终聚集于罐底形成一层淤泥状物质,使润滑油受到污染。所以罐底设计以窝蝶形或倾斜为宜,并安装排泄旋塞,以便按时将残渣排出。在可能范围内,油罐内部应定期清理。
温度对润滑脂的 影响比对润滑油的大,长期暴露于高温下(例如:阳光曝晒),可使润滑脂中的油成份分离,故润滑脂桶应优先存储于仓库内,桶口向上竖放为宜。盛放润滑脂的桶口较大,污物与水更易渗入,取用后应立即将桶盖盖紧。太低或太高的温度皆对润滑油有不良的影响,因而不宜将润滑油长久存储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试验方法 :ASTM D2007 、ASTM D2270 、ASTM D2622/D4294/D4927/D3120
类别: 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 类 :<90% 、80~120 、>0.3
II 类: >90% 、 80~120 、 <0.3
III 类:>90% 、>120 、 <0.3
IV类 :聚α-烯烃(PAO)
V 类:所有非I、II、III或IV类基础油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未来润滑油的这种要求,加氢法生产的II或III类基础油将成为市场主流。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和规格标QSHR 001-95,详见表2。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表2) 我国基础油的分类
类 别: 黏度指数VI
超高黏度指数 : IV≥140
很高黏度指数: 120≤VI<140
高黏度指数: 90≤VI<120
中黏度指数: 40≤VI<90
黏度指数: VI<40
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专用基础油 低凝: UHV IW V HVIW HVIW MVIW
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该标准按黏度指数把基础油分为低黏度指数(LVI)、中黏度指数(MVI)、高黏度指数(HVI)、很高黏度指数(VHVI)、超高黏度指数(UHVI)基础油5档。按使用范围,把基础油分为通用基础油和专用基础油。专用基础油又分为适用于多级发动机油、低温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液等产品的低凝基础油(代号后加W)和适用于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等产品的深度精制基础油(代号后加S)。其中HVI油和VI>80的MVI油都属于国际分类的I类基础油;而VI<80的MVI基础油和LVI基础油根本不入类;VHVI、UHVI按国际分类为II类和III类基础油,但在硫含量和饱和烃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制动液有什么要求
道达尔机油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控制油品老,缺点是性价比不高。道达尔机油适合法系车辆使用,比如雪铁龙雷诺等。
道达尔机油的优点:
超高粘度指数和粘度稳定性,加强油膜强度和弹性,提供苛刻润滑保障, 出色的机械稳定性,在恶劣的运行环境中为发动机提供有效润滑,极佳的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有效控制油品老化。
道达尔机油的缺点:
由于兼并了ELF公司的原因,道达尔品牌下的机油均不是高档机油。道达尔机油最主要缺点就是使用寿命短,一般7000左右就感到明显衰减,且性价比不高。
作为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道达尔公司旗下的机油受到众多车主的青睐,道达尔机油的优点与缺点并存。道达尔机油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燃油经济性,可以有效延长换油周期,还可以提高尾气排放质量。不过冒的道达尔机油,其缺点更多,因此车主要认真辨别伪劣品。
用精油做脸好吗?
制动液的要求:
(1)应有较高的沸点。现代汽车在行驶中的制动比较频繁,制动鼓(盘)的温度不断升高,如使用沸点较低的制动液,常会在管路中产生气阻而导致制动失灵,因此制动液的蒸发性要低,不易在高温下汽化。
(2)适宜的高温粘度和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制动液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及时传递压力,并同时使传动机构中的运动件得到一定的润滑。
(3)具有抗氧化、抗腐蚀和防锈的性能。制动液长期与金属相接触应不会因氧化而产生胶状物和腐蚀性物质,或因锈蚀而变色,甚至形成坑点。
(4)吸湿性低、溶水性好、沸点下降少。即使有水分进入制动液,要求能形成微粒而和制动液均匀混合,不产生分离和沉淀现象。
(5)对橡胶的适应性好。制动液对橡胶件不应有溶胀作用,否则会使其失去应有的密封作用,因此制动液对橡胶件要有良好的适应性。
制动液的主要性能
1)良好的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 制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发热可使蹄片温度高达250°C。其热量有一部分传给制动液,使其工作温度达70~90°C,在下长坡等路况行驶需频繁制动时,其工作温度可达成110°C,大型载货汽车的制动液,有时可高达成150°C,而在冬季某些地区的制动液温度又可低至-40°C以下,因此要求制动液有良好的粘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能。适宜的高温粘度、较低的凝点和低温粘度。
2)适当的润滑性 为了保持制动缸和橡皮碗能很好地滑动,要求制动液有适当的润滑性,这可通过台架试验根据活塞和缸的摩擦状态最后判断。
3)保证制动安全可靠不产生气阻 在现代高速汽车中,行驶时经常制动而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使制动系统温度升高,如使用沸点低、易于蒸发的制动液,则在高温时会由于制动液的蒸发,使局部制动系统的管道内充满蒸气,产生气阻,引起制动失灵。因此新型汽车多要求制动液应具有较高的沸点,较低的蒸发性,以避免减少气阻的产生。
4)较好的防腐蚀性 制动液应对制动器各种金属零部件有较好的防腐蚀性。
5)良好的化学安定性 制动液长期在高湿作用下使用,因此要求制动液不产生热分解和重合,而使油品增粘,也不允许生成油泥沉积物。同时要求互溶性好,当与另一种制动液混合时,不能产生分层或沉淀,影响使用。
6)良好的与橡胶的适应性 在制动系统中有许多橡胶密封件与皮碗等,用以保持制动系统完全密闭,因此制动液应具有良好的与橡胶密封的适应性,防止橡胶密封件与皮碗因液油而膨胀、机械强度降低。
2.制动液的分类
汽车制动液一般分为如下3类:醇型、矿油型、合成型。
1)醇型制动液
醇型制动液的基本组成是蓖麻油45%~55%和醇55%~45(百分数指质量分数)进行调配,产品润滑性好,原料易得,低温粘度大,工艺简单,但低温性能差,平衡回流沸点低,易产生气阻,与水互溶性差,使用过程中易氧化变质,不能保证安全行车。
2)矿油型制动液
矿油制动液是以精制的柴油馏分经深度脱腊后的组分做为基础油,加入增粘剂、抗氧化剂、防锈剂、染色剂等调合而成。这类制动液的温度适应范围宽、低温性能好,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但不能与水及合成制动液混溶,进入少量水后在高温下水气化而产生气阻,影响制动效果,对天然橡胶有溶胀作用,必须使用耐油橡胶密封件。
3)合成型制动液
合成型制动液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制动液,可分为3类:醇醚型、酯型和硅型。
(1)醇醚型制动液 由润滑剂、稀释剂和添加剂组成,常用的润滑剂有乙二醇、聚丙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的聚合物等,常用的衡释剂有二甘醇醚、三甘醇醚,四甘醇醚等。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剂、抗腐蚀剂、防锈剂、抗磨剂、PH值调整剂等。产品性能较为稳定,成本较低,用量最大。其缺点是平衡回流沸点不大高,及湿性强,低温性能差,而且在湿热气候条件下使用时,制动器部件易锈蚀。
(2)酯型制动液 其基础液为羧酸酯与硼酸酯,加入量(质量分数)大约为总量的20%~50%,常用的衡释剂为聚乙二醇的单烷基醚等,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腐蚀剂、PH值调整剂等。性能比前者有很大改善。
(3)硅型制动液 一般为烷撑聚醚硅酸酯如聚烷撑乙二醇硅酸酯等,并加有橡胶抗溶胀剂和其他添加剂。这类制动液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
现在我们用的一般都是合成型的制动液,具体型号在车辆的使用手册上面,在车的制动液加注口上面或傍边也会有明显的标注。一定要按标注的型号购买和使用,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因为涉及到和活塞皮碗的性能匹配问题。刹车油的型号就是以DOT3、DOT4、DOT5、DOT6等等分类的。
汽车制动液是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必须具有多种适应现代汽车的性能要求,以保证行驶安全。
(1)应有较高的沸点。现代汽车在行驶中的制动比较频繁,制动鼓(盘)的温度不断升高,如使用沸点较低的制动液,常会在管路中产生气阻而导致制动失灵,因此制动液的蒸发性要低,不易在高温下汽化。
(2)适宜的高温粘度和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制动液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及时传递压力,并同时使传动机构中的运动件得到一定的润滑。
(3)具有抗氧化、抗腐蚀和防锈的性能。制动液长期与金属相接触应不会因氧化而产生胶状物和腐蚀性物质,或因锈蚀而变色,甚至形成坑点。
(4)吸湿性低、溶水性好、沸点下降少。即使有水分进入制动液,要求能形成微粒而和制动液均匀混合,不产生分离和沉淀现象。
(5)对橡胶的适应性好。制动液对橡胶件不应有溶胀作用,否则会使其失去应有的密封作用,因此制动液对橡胶件要有良好的适应性。
当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往往只注重系统中电控系统、执行元件及有关部件的检修,往往忽略了对系统中制动液的检查和更换。由于ABS的工作速度较快,系统增压、减压、保压工作过程速度很高,使车轮产生10~40次/秒的抱死和滚动转换过程。与普通油压制动过程相比,它制动压力高,制动液温度高,因此对制动液的性能要求更加严格。
1.制动液应具备的性能指标
1.1 沸点要高
ABS使用的制动液,首先应保证在炎热夏季和制动频繁的情况下不降低使用性能和不产生气阻。美国各汽车公司使用的制动液DOT3,最低沸点在205℃以上,而现在使用的DOT4沸点则在260℃以上;日本各汽车公司使用的制动液要求最低也在252℃以上。欧洲的波许公司现在也推荐使用DOT4,要求也在260℃以上。因此ABS使用和更换制动液,应保持其沸点在260℃以上为佳。
1.2腐蚀性要低
因为制动液对橡胶件和金属制品件的腐蚀较大,为保证制动系统制动主缸(总泵)、轮缸(分泵)中的皮碗、油封或垫圈、活塞、制动管路不被腐蚀损坏,应用腐蚀性较低的制动液。
1.3低温流动性要好
ABS制动性能好坏,制动器反应是否良好是关键。因此,ABS使用的制动液的黏度应该低些,即低温流动性要好,以防止冬季使用被冻结而影响制动器的工作。
1.4 理化稳定性要好
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加热、冷却和吸湿性后,应保持其化学性能的稳定,以防变质而影响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所以要求定期更换制动液。
1.5吸湿沸点要高
ABS 工作时,制动液温度易升高,因此应选用吸湿沸点较高的制动液。若选用吸湿沸点低的制动液,制动管路容易发生气阻,造成制动效能不良。
常见ABS所用制动液的规格如表1所列。
2.制动液的选用
因为ABS结构复杂,管路较长,所以应选用DOT3或DOT4的醇基型制动液,注意不要使用DOT5硅酮型制动液。
3.ABS制动液的更换周期
因为制动液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实验证明,当制动液的吸湿率达到3%时,制动液的理化性能降低,即会恶化和变质(见图1),将使制动总泵、分泵、压力调节器、密封件等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也易产生气阻。所以当制动液吸湿率达到3%时,必须更换制动液,一般换油周期规定如表2所列。
4.ABS中空气的排放
ABS更换油液后,必须进行空气的排放,如果ABS中有空气,会严重干扰制动压力的调节,而使ABS功能丧失。对液压调节器中的空气一般要用专用仪器按照特殊的规程将空气排出,有的需要扫描仪顺序使液压调节器中的电磁阀通电工作以排出空气。
以达科(VI)ABS放气为例:达科(VI)ABS的放气需用ETCH-1或T-100专用设备将液压调节器的电动机定位,以使单项阀顶在开通位置,让空气完全释放,具体步骤如下
a.找到液压调节器上前轮放气螺钉;
b.在前轮放气螺丝上安一泄油管;
c.慢慢地拧松放气螺钉1/2~3/4圈(图2);
d.制动液流出,没有气泡时就可关闭;
e.按a~d的步骤再进行后轮放气螺钉上的排气操作;
f.最后按普通制动系统四轮放气的程序放气,放气顺序是右后轮(RR)→左后轮(LR)→右前轮(RF)→左前轮(LF)。
精油做脸是有一定好处的。精油渗入皮肤后能疏通淋巴组织,消除堆积的毒素,帮助分解脂肪,还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积水,因而能排毒并有效紧肤的疗效。用精油做面部护理可以利用精油肌肤更有调整肌肤油质分泌的作用,保持肌肤的酸碱平衡,使肌肤的油脂不易堆积,避免各种阻塞现象,避免肌肤出现老化现象。
用精油做脸的方法:
一、将精油均匀的涂抹在脸部,首先从下巴处开始,然后到脸颊、鼻子、额头依次。
二、从脸部内侧开始,由内而外、从左到右的方向慢慢,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肌肤的紧实度。
三、从眉毛向额头处,同时在眼部穴位轻轻的按压,来消除眼部的疲劳与肌肤松弛的状况。
四、用双手轻轻的滑过脸颊、眼圈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
五、按压唇部周围的穴位,然后由嘴角向上来轻轻脸部,这样能有效提升脸部轮廓。
六、轻轻拍打整个脸部,让脸部放松,动作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来促进精油的吸收。
使用精油护肤需注意的事项:
1、精油适合所有人。
精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已经发生暗疮现象的皮肤并不适合接触精油,另外由于精油有很强的渗透性,在生理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最好避免精油,对普通人来说,每15天到20天做一次就够了,太频繁对皮肤也没有好处。
2、所有人都可以用一种精油。
由于人的体质精神都不相同,而精油又有着千差万别的作用,所以,不同的人应该就自己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产品种类,以免使治疗效果适得其反。
3、精油可以替代药物治疗。
精油只是一种具备保健与治疗作用的元素,并不能代替正规药物的治疗与医生的专业治疗,切不可因为某些人出于某些原因对于精油功能的夸大,而延误病症。